當前位置

首頁 > 英語閱讀 > 英語文化 > 從文化角度簡析英漢動物詞彙的內涵

從文化角度簡析英漢動物詞彙的內涵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5W 次
從文化角度簡析英漢動物詞彙的內涵
論文關鍵詞:動物詞彙;文化內涵;文化信息差異;文化空缺
  論文摘要:英漢動物詞彙的文化內涵充分體現了英漢兩個民族不同的文化心理、價值取向與社會風格,折射出兩個民族各自絢麗多姿的文化形態。由於不同的文化背景,對同一動物詞產生不同的聯想,對同一動物詞賦予不同的文化內涵。因此,英、漢兩種語言使用和翻譯中,應該注意到詞彙的文化內涵。

自古以來,動物與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息息相關,動物是人類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某種意義上動物被人格化和神靈化,由於動物具有鮮明的形象和突出的特徵,長期以來,人們便用動物和與動物有關的詞來描寫有關的人或物,賦予動物詞彙豐富的文化內涵,英語和漢語中的動物詞彙是語言詞彙系統中龐大的一族,它的形式和意義所負載的文化內涵足以從一個角度來體現英漢兩個民族不同的文化心理、價值取向與社會風格,折射出兩個民族各自絢麗多姿的文化形態。
一、相同的動物詞彙,相同的文化內涵
由於人類生活的生態環境相似,中英兩國人民從動物的基本屬性去認識動物,自然會產生相同或相似的聯想,賦予動物詞彙相同的文化內涵。例如,公雞(cock),中英文中都表示“驕傲”。英語裏說as arrogant as“cock,漢語是“驕傲得像只公雞”。
再如:as meek as a lamb—馴服得像綿羊,He is a sheep in wolf’s clothing.—他是披着狼皮的羊,外強中乾。(《美國諺語詞典》)"I have been like the frog living at the bottom of the well who thought the world was a little round pool of water, imagining that our girls here were unmatched ;but now,without searching for a field,here on this very spot I see others who surpass them.”可知我“井底之蛙”,成日家只說現在的這幾個人是有一無二的;誰知不必遠尋,就是本地風光,一個賽似一個。(曹雪芹:《紅樓夢》)
英漢語言中對豬的形象和喻義也基本一致,豬給人的印象是髒而醜陋,令人討厭,其喻義是集“懶”、“饞”、“貪”和“笨”於一身。漢語中“豬穢”、“肥得像頭豬”、“懶得像頭豬”等粗俗的髒話都是以豬爲形象的,即便是神話小說《西遊記》中的豬八戒也是令人討厭的人物。在英語中,a pig意爲a greedy, dirty or bad-mannered person(貪婪,骯髒或舉止粗魯之人),因此常用以喻指貪婪,懶惰,骯髒的人。英語中有不少含有pig的習語短語,幾乎都含有明顯的貶義,如eat like a pig(喧鬧而貪婪地大吃大喝),make a pig of oneself(大吃大喝,狼吞虎嚥),pigs in clover(行爲卑鄙或粗魯的有錢人)。
驕傲的公雞、淺薄的青蛙和蠢豬體現了英漢兩個民族共同的愛憎褒貶與審美取向。
二、不同的動物詞彙,相同的文化內涵
朱光潛先生在《談翻譯》一文中說:“外國文學最難了解和翻譯的第一是聯想的意義……”詞彙的聯想意義是人們在概括自己對客觀世界的感性認識和情感體驗之後,通過聯繫、類比等手段,賦予詞彙一定的象徵意義。聯想意義是詞彙內涵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植根於文化的土壤之中。
儘管不同民族文化背景存在差異,英漢語言中不同動物名稱有時卻可以表達相同的文化內涵。漢語裏常用“虎”來比喻“勇猛威武”,如“龍騰虎躍”、“虎踞龍蟠”、“九牛二虎之力”、“狐假虎威”、“如虎添翼”,漢語中的“虎威”在英語裏卻不用tiger(虎),而用lion(獅)來表示。在西方,獅子是力量和好戰勇猛的象徵,如bold as a lion(如獅子般勇猛),majestic as a lion(如獅子般威風凜凜)。中國的俗語“老虎屁股摸不得”,對應的英語則說Don’ t beard the lion(不要挑逗獅子)。英國人還以lion爲自己國家的象徵,勇武大膽的英王查理一世被喻爲lion-hearted(獅心),史稱“獅心查理王”。另外,lion還引申作“危險”、“險地”,如place one’s head in the 1ion’s mouth,而漢語中卻用“虎”作比喻,如“虎口”。
可見,由於生活經驗和風俗習慣不同,英漢語言中相同比喻中的喻體常常不同,如表示焦急不安的“像熱鍋上的螞蟻”與like a cat on hot bricks(如熱磚上的貓)或like a hen on a hot girdle(像熱鍋上的雞)。還有“牛飲”與drink like a fish(如魚飲水),“落湯雞”與wet as a drowned rat(溼如落水鼠),a rat in a hole與“甕中之鱉”,goose flesh與“雞皮疙瘩”,“過牛馬不如的生活”與lead a dog’s life(過狗般的生活),“滑得像泥鰍”與lippery as an eel滑得像鱔魚),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三、相同的動物詞彙.不同的文化內涵
語言中的詞彙反映了文化發展的差異。由於受歷史、習俗、價值觀念、宗教信仰等諸方面文化因素的影響,中英兩種語言賦予動物詞彙以各自特定的文化內涵。例如:中國生產的“山羊”牌鬧鐘曾出口到英國,但很滯銷,原因不是質量問題,也不是價格問題,而在於商標的用詞上,用的是“Goat ”。“山羊”在漢語中蘊含“博學之人”的意思,而在英語中" Goat”含有“好色的、不正經的男子”的文化內涵,英國人當然不願意使用。
常言道:哪個貓兒?a href="">懷孕取T諍河鎦謝褂幸恍┕賾諉ǖ?a href="">成語,如:貓鼠同眠、貓鼠同乳、貓鼠同處,這三個成語都指貓和老鼠同在一起。比喻官吏失職,包庇下屬幹壞事。也比喻上下狼狽爲奸。再如:照貓畫虎,比喻照着樣子模仿;貓噬鸚鵡,比喻排擠好人;爭貓丟牛,比喻貪小失大。在漢語中更有一些關於貓的諺語,如:貓哭耗子假慈悲;貓來窮,狗來富。這些有關貓的諺語或成語卻不是褒義的。但一旦瞭解到英國人習慣上以cream喂貓,而貓又喜在壁爐的磚牆上取暖,那就會對貓文化中的故事產生相應的聯想。如:The cat shuts its eyes when stealing cream(掩耳盜鈴);Like a cat swallowed the cream(得意洋洋、自鳴得意);Like a cat on hot bricks(象熱鍋上的螞蟻)等。貓在動物這特殊文化叢中扮演着一個不同尋常的角色。大文豪莎士比亞曾在Romeo and Juliet中創造了“a cat with nine lives"(貓有九命),作家Lewis Carell在Alice in Wonderland中塑造了令人難忘的藝術形象—(grin like ) a Cheshire cat(咧嘴傻笑的貓)。17世紀末葉發生在Kilkenny和Irish town兩域之間的戰鬥,產生了“fight like Kilkenny cats"(死拼,鬥得兩敗俱傷),給“貓”披上了戰袍。而今天的“fat cat”被用於指代爲“競選出錢的富翁”、“享有特權或謀取特權之人”。
英語的cricket與漢語的“蟋蟀”同指一種鳴叫的小昆蟲,卻有着迥然不同的文化內涵。在中國文化中,“蟋蟀”常給人以優傷淒涼、孤獨寂寞的聯想。早在《詩經》中,蟋蟀的叫聲就被作爲農夫歲末困頓生活的映襯。此後,蟋蟀幾乎無一例外地以其悽苦悲涼的形象出現在文學作品中。如“獨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宋玉《九辯》),“蚤唱如波咽,更深似水寒”(杜牧《寢夜》),“但聞四壁蟲聲卿卿,如助餘之嘆息”(歐陽修《秋聲賦》),“惱碎芳心近砌下,啾啾卿卿寒蛋鬧”(王和卿《百字知秋令》),“而在英語中,自從莎士比亞在《亨利四世》中用過as merry as crickets以後,英美人就一直沿用着as merry as cricket這一明喻成語,cricket成了歡樂愉快的象徵,如:C. Kingley在Two Years Ago中寫到:“I have not had all the luck I expected,but. . . am a smerry as a cricket。”可見,同樣的蟋蟀在不同的文化中所產生的聯想反映了使用不同語言的人們對自然界的獨特認識和態度以及獨特的審美觀念。
詞義的聯想和文化意象差異實際上屬於“文化信息差異”。具體反映在詞彙的比喻和聯想意義( reflective meaning)和社會文化意義(social meaning)的不對應上。比喻善於表達情感,可使語言形象生動,其心理基礎是對世間萬物某些共同特點的聯想,但由於各民族的自然環境、社會文化背景和風俗習慣不同,比喻和聯想也各不相同。在這類詞語中,尤以表達動物的詞彙最有代表性。
四、相同動物詞彙的文化空缺現象
空缺現象是在20世紀50年代首先由美國語言學家霍凱特發現的,他在對比兩種語言的語法模式中提出了“偶然的缺口”( random holes in patterns )的概念。中西文化的差異,造成了其載體一漢英兩種語言中的文化空缺現象。所謂空缺是指原語所載文化信息在譯語中無“對等語”。文化差異造成了動物詞彙語義空缺現象的出現,一方面,指稱意義( conceptual meaning)相同的動物形象,在原語和譯語中的語用意義(pragmatic implication)可能相去甚遠,甚至完全相悖;另一方面,有些動物形象在原語中含有豐富的語用意義,而在譯語中卻沒有,因而在譯語中不能產生等值的意象聯想。
beaver(海狸)是生活在北美洲的一種動物,它有特有的技藝和富於獨創性,英美人通常用它來比喻工作勤奮認真的人。而對於那些對此一無所知的中國人來說,它不過是一種普通的動物而已,海狸這一動物詞不會給他們帶來任何聯想。
蠶(silkworm)產於中國,吐出的絲所織成的絲織品深受外國人的喜愛。“絲綢之路”早就聞名於世,中國的蠶文化源遠流長。“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句詩高度頌揚了蠶的奉獻精神,蠶的這一特定的文化內涵深深地刻印在中國人的心裏,打上了不可磨滅的文化烙印。可silkworm在英國人的眼裏充其量只不過是一隻小蟲,兩者之間的文化差異可想而知。
動物詞彙中的文化空缺是一種客觀存在的事實,這是由兩種文化的特性所決定的。本民族語交際的雙方以爲是不言而喻的文化信息,對於另一語言文化的讀者來說則往往會不知所云,文化空缺的存在爲動物詞彙的翻譯帶來了困難,使動物詞彙的翻譯更加充滿挑戰。
總之,這些來自社會實踐,來自生產生活而且又不斷豐富發展的文化信息,是勞動人民長期的文化積澱,是他們勞動創造中提煉出來的思想精華。動物文化在語言文化發展的歷史長河裏只不過是一朵小小的浪花,但這朵浪花裏旋出來的文化內涵刺激着人們無限豐富的想象力,使人們把它們應用到更廣泛的意義上,在各種相似的情境中傳情達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