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言學習 > 日語學習 > 日語學習的核心分享

日語學習的核心分享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2W 次

日語與漢語有着極爲密切的聯繫,雖然隨着歷史的發展及自身文化傳統的影響,日語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但是兩種語言之間必然有其共通之處。日語學習的重點是什麼?下面就來了解一下吧。

日語學習的核心分享

日語學習的重點

1、練好聽力

“聽、說、讀、寫、譯”,這是學習任何外語都必須掌握的五項重要技能。我們可以稱之爲五項全能,如果對一種語言的掌握達到了五項全能的境地,那就是一個十分優秀的外語人才了。而“聽、說、讀、寫、譯”中,“聽”在五項全能中排行第一,可見其重要性。

在日語學習中,和英語相比,聽力的練習是比較重要的,也是比較難的,因爲中日兩國都用漢字,所以日語的閱讀和書寫相對簡單,即使沒學過日語的中國人,也能看懂一些單詞、寫出幾個漢字。但如果不懂日語,聽日語時可能什麼也聽不出來。這主要是因爲中日之間漢字字形相同,然而讀音卻有很大的差別,雖然日本漢字有音讀――即以漢字的讀音爲基礎的讀音,但是和我們的發音亦不盡相同,所以,日語中的漢字看起來很簡單,聽起來卻比較難。而且,漢語作爲我們母語,早已經潛移默化,先入爲主,形成了思維定勢,這導致我們在剛開始聽日語時,會不自覺地把聽到的發音首先轉化爲漢字,然後再根據漢字去理解日語意思,即我們在聽日語的時候,是通過腦海中倒映出的日語漢字形象來實現理解日語意思的目的,而不是通過發音來理解句意。這和英語是不一樣的,我們聽英語時,因爲受母語的影響比較小,所以是直接通過單詞的發音來理解意思的,這就比日語少了一道程序,節約了時間,也就相對比較容易。所以,我們需要通過不斷的練習解決好聽力問題。

2、對日本文化的理解

語言從某種角度上來,可以說是一種文化載體,她承載着使用該語言人羣的文化信仰,是一種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對於外語學習者來說,學習不僅是語法詞彙的學習,更存在一種跨文化交流的學習掌握。對於日語學習者來說,瞭解日本文化、日式思維對我們更深入理解日語有着重要的作用。比如說,日本人送禮物時往往會說“區區薄禮,不成敬意”,因爲在日本人的文化中,需要突出對方的地位,雖然自己的禮物很精緻,但在對方面前也顯得微不足道了;與之相對,歐美人送禮物時比較高調,往往會說“這是很不錯的禮物,請您收下。”歐美人的觀念,用中國俗語來說就是“寶劍贈英雄,鮮花送佳人”,好馬才能配好鞍,因爲是好東西,所以纔要送給你。由此可以看出,同樣的讚賞對方,採取的方式卻截然不同,這是由於文化的差異所造成的。另外,日本人說話比較含蓄,喜歡委婉地表達自己的思想,不喜歡明確表達出贊同或反對的意見,日語也主要表現出明顯的曖昧特徵,而西方人則比較喜歡直來直往,更豪放一些。心裏有什麼就說什麼,這些文化在英語中的體現之一,就是英語裏沒有那麼繁雜的敬語及謙語體系。所以,瞭解日本文化,日本人的生活習慣及表達習慣等,對我們正確使用日語,融洽地交流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外語學習中,還存在着中國式英語,中國式日語等問題。拿個最簡單的例子,“我是中國人”這句話,漢語的說法是主謂賓順序,先說“我”,然後進行斷定,說“是”,最後“中國人”作爲賓語。而同樣的話,日本人卻是按“主賓謂”的形式來的表達的,先說“我”,然後說賓語“中國人”,最後則是表達斷定的謂語“是”。如果按中國人的思維語序來說日語,那麼日本人很可能就聽不明白。就像日本人用自己的語序來說漢語,“我是日本人”就會變成“我日本人是”,這樣的話我們聽着也覺得彆扭。所以,理解日本人的語言思維,避免把自己的思維帶入日語之中,對日語語言的學習有着重要的作用。

3、對祖國文化的學習

日本從古代開始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除了宦官、婦女纏足、科舉制度以外,在其他方面幾乎都是以中國爲樣本進行模仿、學習的。可以說,日本的語言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與中國文化,與漢語是脣齒相依,密不可分的。日本現在有很多節日,都是是從中國傳入的,很多習俗,也可以在中國文化發展史中找到原形。至於語言方面,日語的基本組成部分――假名,便是吸收漢字的草書及偏旁而形成的,現代日語裏仍保留了大量的漢字。日語中很多漢字是從中國古漢語中傳入的,比如日本漢字中的“給”有“月給”、“周給”、“時給”等詞,學過古代文學的人都知道,“給”有“工資”的含意。另外,在古漢語中,則主要指公公、婆婆,以及岳父、岳母。比如,唐朝詩人朱慶餘在《近試上張水部》中寫道“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這裏的“舅姑”即指此意,而日語的漢字“舅”、“姑”其含意和古漢語中一樣的,即指公公和婆婆,和現代漢語的含意是不一樣的,像這樣的詞彙還有很多,只有學習了古漢語,才能理解這些日語詞彙的意思。由此可見,學習中國古代文化,特別是古文,對於學習日語有着重要的指導意義。

以上爲大家介紹了日語學習的重點,大家要有效掌握這些重點,提升日語學習的效率。更多日語學習技巧,可關注滬江網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