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英語閱讀 > 英語文化 > 淺析語用學視野下的小說對話

淺析語用學視野下的小說對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W 次
淺析語用學視野下的小說對話
論文關鍵詞:小說對話 言語行爲理論 交談意蘊 闡釋
  論文摘要:對話在很多小說中都佔有相當重要的部分,我們通常也都是在歷史和文化等視野下來闡釋和解讀這些對話的。然而,語用學的一些知識同樣也可以幫助我們來闡釋這些對話,以豐富對其的解讀。文章主要從“言語行爲理論”和“交談意蘊”的角度對幾部小說中的一些對話進行了闡釋和解讀,進而說明將語用學的知識應用於小說對話的闡釋可以進一步豐富我們對小說的理解。
一、引言
對話在很多小說中佔據了相當大的部分,例如厄內斯特·海明威的《太陽照常升起》、簡·奧斯丁的《傲慢與偏見》以及許多其他作家的作品。作爲學習英語的中國學生,我們習慣於在語言之外的視野下解讀小說中的對話,包括故事所處的歷史及文化背景等。然而,我們同樣也可以利用語用學的一些知識來對小說中的對話進行更有意義的解讀。這裏,作者主要運用了“言語行爲理論”和“交談意蘊”來對小說中的對話進行闡釋。
二、“言語行爲理論”的應用
對語言的實用性分析可以廣義的理解爲:從言辭是如何使用的以及它們和來源語境之間是如何聯繫的角度來研究語言的意義,而不是從單詞及其結構的形式特徵的角度對其進行研究。將言辭意義和語境聯繫起來的一個重要概念是“言語行爲”,是由J·L奧斯丁和J·R塞爾提出的。根據塞爾的觀察,人們在說話的同時,也做出瞭如聲明、詢問、要求、允諾等各種各樣的行爲。有時,這些句子中存在有一個行爲動詞明確指示出這種“請求”的行爲,例如“我求你帶上它”。但是,通常情況下人們並不用這種方式來表達“請求”。在現實對話中,人們更傾向於這樣來表達請求:“請帶上它。”或者是“我讓你帶上它。”這個例子表明:原則上,言語行爲獨立於句法和語義的範疇。例如:要提出一個請求時,我們可能會有很多種表達方式。很明顯,這些表達在語義內容上存在差別。
(1)Could you please take it?(疑問)
(2)Please take it. (命令)
(3)I ask you to take it .(陳述)
在大多數語境下,作爲言語行爲,這三個句子的作用幾乎沒有差別。所以我們必須將一句話的實用性和它的語義性分開。言語行爲理論認爲:人們在說某些事的時候,其實也在“做”這些事。因此,我們可以將言語行爲的理論用於對小說對話的解讀。
例如,在菲茨傑拉德的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的第六章裏,蓋茨比和湯姆第二次碰面了。這次碰面,他們有了以下對話:
“.布坎南先生,我想我們之前在哪裏見過。”
“哦,是的”湯姆說,禮貌中帶着生硬,但是很明顯已經不記得了。
“我們見過。我記得非常清楚。”
“大約兩週前。”
“時的。你和尼克一起在這兒。”
“我認識你妻子,”蓋茨比幾乎是咄咄退人地接着說。
“是嗎?
在這段對話中,“我認識你妻子”這句話就是一個言語行爲。爲了更好地闡釋這個言語行爲,首先我們必須知道在此之前,在黛西和蓋茨比之間發生了什麼。在蓋茨比和湯姆第二次碰面之前,蓋茨比已經向黛西展示了他的財富並且確定黛西對他的愛。所以這裏我們不能只從詞義的層面來理解“我認識你妻子”這句話。從這句話的使用方式及其與所在語境的關係,我們的解讀是:說話者的意圖是炫耀,挑釁和侵犯。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作者的意圖是揭示蓋茨比的幼稚和簡單。
下面一個例子也是出自菲茨傑拉德的《了不起的蓋茨比》,是發生在黛西和蓋茨比之間的一段對話。
“峨!你要的太多了!”他向蓋茨比喊道。“我現在愛你—這難道還不夠嗚?過去的事我無能爲力。”她開始無助地吸泣起來。“我曾經是愛過他—但我也愛過你。’,
蓋茨比的眼睛睜開又閉上。
“你也愛過我?”他重複着。
在這段對話中,“我也愛過你。”和“你也愛過我?”兩句話同樣也是行爲。我們不能只理解這兩句話的字面意思,因爲它們同樣有着實際的意義和力量。這兩句話發生在湯姆和蓋茨比直面衝突的情景下,並且讀者已經知道了蓋茨比的動機和目的。所以這些言語行爲在這裏就有着很強的實際力量。我們看到黛西“我也愛過你。”這句話對蓋茨比的毀滅性影響,以及蓋茨比“你也愛過我?”這句話透露出的極大的失望和懷疑。

三、“交談意組”的應用
  從第一部分論述我們可以看到,在語義學層面上,我們從語言中所得到的大部分信息來自推測而非字面本身。在語用學的層面,這一點也同樣適用。A問B:“你認爲這個女主人怎麼樣?”說:“啊!她的房子可真是漂亮。”從這個簡短的對話中,我們可得出這樣的結論:B沒有弄清楚A所問的問題,或者他假裝不明白。就上面所列舉的簡單例子,我們極有可能對答語進行更深層次的解讀,而不僅僅是字面的:這不僅僅是一個對房子的簡單評價,這句話可能揭示了B在刻意迴避A所提出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就有了我們通過推測得知的“言外意義”,因此也就形成了字面意義和語用意義之間的差異,我們稱之爲“言外之意”意蘊。當然,無論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是在書本里,我們都會碰到許多這樣的情況。許多其他的例子可能會有更多的意蘊。

哲學家H·P格賴斯提出了“意蘊”一詞。他提出:當人們進行對話時,他們公認一個協議,即在對話中要彼此合作,以達到共同的目的。格賴斯將這個協議稱之爲“合作原則”。當一個人遵從合作準則時,他就會按照各種各樣的規則或是格賴斯所稱的“原則”行事。例如,一個人必須說實話,並且做出和對話相關聯的迴應。格賴斯提出了四個對話原則:(1)數量原則。提供所要求的信息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2)質量原則。不要說你自己不能確信的或你認爲是錯誤的東西;(3)關聯原則。使你的談話和目前對話的目標相關聯;(4)方式原則。避免含混、歧義和不必要的羅嗦;說話有次序。
其他規則是通常情況下我們都會遵守的,例如語法規則,而這些對話原則我們卻常常違反。在這個意義上,他們屬於修辭規則。問有.時,對這些規則的違反可能是隱蔽的、不可知的,例如當某個人撒謊而聽者卻不知情時。但更重要的是,這些原則也會公然被違背,所以所有參與對話的人都很清楚這點。在這種情況下,聽者知道說話者所說的和他所要表達的意思之間有差別,而此時聽者推測出的特殊意義就是意蘊。下面我們來看一個簡單的例子,出自海明威的短篇故事“白象似的羣山”。下面這段對話是在年輕的美國人和這個女孩之間展開的。
“我們喝點什麼?”女孩問。她脫掉帽子放在桌上。“天很熱。”男人說。網
很顯然,男人的答案和女孩的問題毫不相干。當這個女孩問喝什麼時,這個男人應該提議一些飲料。然而他沒這麼做,卻是就天氣做出了一個評論。所以這裏他對女孩問題的迴應破壞了關聯原則。破壞這個原則的原因可能是這個男人正沉浸於自己對其他事的思考或是他不想繼續這樣的談話。通過這個合作原則的違背,我們可以看出在這個男人和這個女孩之間存在着很大的問題,而兩個人的意見也不一致。
另外一個違背合作原則的例子也是出自海明威的“白象似的羣山”。這段對話同樣發生在美國男人和女孩之間。
“它們看起來像白象。”她說道。
“我一個都沒看到。”男人喝他的啤酒。
“是,你不會看到的。”
“我會看到,”男人說,“只是你說我不會看到不能說明任何問題。
在這段對話裏,女孩評論這些山看起來像白象,但是這個男人卻拒絕順着她的話做出迴應。他的回答是個表示不認同的例子,因爲他的迴應僅僅是個解釋。儘管他並沒有明確反駁女孩的評論,也違背了合作原則。他們兩個並沒有朝着共同的目的在談話中進行合作。這種合作原則的破壞給我們的印象是他們兩個的關係存在問題。接下來的對話使他們之間的問題變得更清晰,也顯得更嚴重。通過分析前面兩句話中對合作原則的違背,我們已經感覺到兩人之間存在問題,這就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後面的對話。
下面的選段出自勃朗蒂的小說《呼嘯山莊》,我們同樣可以看到裏面對數量和質量原則的違背。在下面的對話中,奈莉和伊莎貝拉在談論西斯克利夫。
“噓,噓!他是個人,”我說道,“仁慈點吧,還有比他更壞的呢!”
“他不是人,”她反駁道,“他不值得我同情。我把我的心給了他,他卻將它蹂確傷透後,又還給了我。
這裏,當奈莉說西斯克利夫是個“人”的時候,她就破壞了數量原則。因爲她所說的是不爭的事實,所以她的信息是多餘的。她的話的蘊意是他應該得到人類通常給予彼此的同情和關心。這在接下來的話裏體現的更明確,“仁慈點吧,還有比他更壞的呢!”
伊莎貝拉屢次破壞了質量原則。她說的話從字面來講是錯的,她說西斯克利夫不是人,他將她的心撕碎並且殺了她。通過隱喻和誇張的使用,她指出了她是如何被她丈夫—西斯克利夫虐待的,同時也表達了對他深深的僧惡。
另外一個明顯看起來錯誤的陳述就是在《冷酷的間諜》裏利馬斯對莉齊的回答。在這段對話裏,她問利馬斯對那個無辜的東德人是否有任何感情,因爲他對這個東德人的死也負有一定責任。
“費德勒呢—你對他也沒有任何感情嗎?”
“這是戰爭。”利馬斯回答說。
這裏,利馬斯在違背質量原則的同時,也破壞了關聯原則。他違背質量原則是因爲這並不是一場真正的戰爭,他的答案和她的問題也沒有直接聯繫。但是在更深層次上,通過他的回答,我們可以看出他的言外之意是說在間諜活動中,就像在戰爭中一樣,對受害者動情是不合適的。並且他也不允許自己有這樣的感情。
四、結論
通過以上對小說中對話的分析,可見言語行爲理論和交談意蘊的應用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作品。不僅只有歷史和文化背景知識有助於我們對小說的理解,一些語用學的知識同樣可以讓我們對作品有更深層次的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