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英語閱讀 > 英語文化 > 意大利漢語教學與研究概況

意大利漢語教學與研究概況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W 次

一、歷史回顧
  1.意大利與漢語的最初接觸
  西方世界對漢語的認識始於16世紀末,意大利赴華傳教士們對此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16世紀末,意大利赴華傳教士爲了在中國傳播宗教而開始學習漢語,但他們的學習並沒有侷限在學會使用這個語言上,而是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研究漢語,並將研究成果著書立說,爲後人的漢語學習和研究留下了寶貴的經驗和資料。如羅明堅(MichelRuggeri)和利瑪竇(MatteoRicci)在1583至1588年間首創了一套以羅馬字母書寫的系統的漢語語音方案,這個方案後又經利瑪竇和其他傳教士修改,明確了關於調值、鼻音和送氣音的定義,爲之後的其他語音系統,如1605年在北京出版《西字奇蹟》奠定了基礎。1653年,衛匡國(MartinoMartini)撰寫了第一部漢語語法。儘管這部著作最近才正式出版,但卻對許多試圖理解這種語言的結構和功能的歐洲人產生過極大的影響。葛萊莫納(BasilioBrollo)在1694-1698年間編譯了兩部中文-拉丁文詞典,其中一部遵循了傳統的部首順序編寫方法,另一本部則是按照拉丁語字母順序排列編寫的。
  意大利和其他國家的傳教士的漢語學習和研究活動在17到18世紀期間尤爲活躍,有大量著作問世,爲漢語研究留下了許多有價值的文字資料,併爲漢語教學歷史寫下了一段內容豐富的序言。
  2.第一所漢語學校
  意大利漢語教學歷史開篇於18世紀上半葉。1732年,意大利神父馬國賢(MatteoRipa)在那波里(Napoli)創立了“中文學院”。它是西方第一所名副其實的漢語學校。計劃於1791年率領使團出訪中國的男爵G.L.Staunton【出訪最後由喬治·馬戛爾尼(LordMacartney)率團於1793-1794年完成】就是在這所學校裏找到了兩名中文翻譯,因爲當時那波里是歐洲唯一可找到中文翻譯的城市。幾十年後,在1814年AbleRemusat(1788-1832)在法國學院設立了歐洲第一個漢語中心。隨着意大利的統一,1868年“中文學院”更名爲“那波里亞洲學院”,後來校名又改爲“東方學院”,成爲意大利第一所開設中文課程的普通高等院校。
  二、發展過程
  那波里的“中文學院”爲意大利的漢語教學開了先河,隨後AntelmoSeverini(1829-1909)在佛羅倫薩高級研究所開設了第一個遠東語言、歷史和宗教中心。之後,CarloPuini(1839-1924)續任其位。在他們兩位之後,這個中心被關閉了。
  1883年諾全提尼(LodovicoNocentini)被意大利政府派往中國留學,同時在意大利駐上海領事館做翻譯。他在領事館工作了5年後返回意大利,於1899年成爲羅馬大學漢語專業的第一位教授。
  繼那波里和羅馬之後,1967年威尼斯Ca‘Foscari大學正式設立了漢語專業;米蘭大學和都靈大學也分別於1995年和2006年設立了漢語專業。
  20世紀上半葉,意大利學習漢語的學生並不多。那個時期,意大利共產黨與中國共產黨達成了一項交換協議:兩方互派留學生,即意大利學生到中國學習漢語,中國留學生到意大利學習意大利語。這種情況在60年代發生了急劇的變化:當時中國的文化大革命開始了,這場運動在意大利學生中間引起了極大的興趣,學習漢語的學生人數開始增加,到了70年代,每所大學學習漢語的學生已接近50人,威尼斯大學因此設立了一箇中文系。
  80年代和90年代學習漢語的學生人數穩定,上升較緩,直到新世紀“漢語熱”的到來。從2005年至今的四年間,學習漢語的學生人數相當於此前20年學生人數的總和。
  三、漢語教學現狀
  1.大學漢語教學
  目前在意大利有近30所大學教授漢語,學習漢語的大學生總數約爲5000人,漢語幾乎是除英語外最受大學生們歡迎的外語課程。漢語教學最活躍的大學主要在羅馬和威尼斯兩地,在這兩個城市的大學學習漢語的學生都已超過千名。在設立漢語課程的大學中,有數所大學設立了東方學院,開設漢語本科、碩士和博士等專業課程,如那波里大學、威尼斯大學和羅馬智慧大學;也有相當一部分大學設立了漢語專業的本科和碩士,如羅馬第三大學、米蘭大學,烏爾比諾大學等。除了有漢語專業的大學外,許多大學在外語系、文學系、傳媒系或政治系設立了漢語選修課。在意大利,傳統上,選擇學習漢語就是選擇以漢語或與漢語有關的課程爲專業,學生註冊後,主要學習中文和中國文化以及其他有關的文史課程。在歐洲許多國家的大學中,學生的主修專業可以不是中文,中文僅作爲學習計劃中必修或選修的一門外語,而在意大利,儘管如上所述,近幾年很多大學爲其他專業的學生開設了漢語選修課,並允許學生跨系選修漢語,但這樣做的學生還不多,尤其是學習理科的學生,選修中文的人更少,不過較之過去,人數正在逐年增加。
  在意大利的大學漢語教學中,中國語言和文學方向共有12位正教授、19位副教授和12位在編研究員。正副教授主要講授語法和修辭等。另外,大部分開設中文課程的大學還有中文母語教師任教。除了部分中國政府公派的交換教師外,母語教師主要是在當地的華人中招聘。母語教師主要負責口語教學。
  2.高中漢語課
  近年來,許多公立和私立學校對漢語學習的興趣都有所增長。目前,意大利已有近百所高中開設了初級漢語課程,但大都是課外班,而非正式課程。意大利教育部尚未批准漢語作爲高中的正式課程,但也有極少數學校將漢語課定爲正式課程,這主要集中在維內託(Veneto)和拉齊奧(Lazio)大區。這類漢語課程分別是威尼斯Ca’Foscari大學漢語研究系和羅馬大學東方學院的一個綜合項目,目的是向當地對中文教學感興趣的高中提供支持。五年前,當地政府正式批准了漢語作爲高中的正式課程,就在今年,第一批學生將參加包括中文在內的高中畢業考試。倫巴第(Lombardia)和利古里亞(Liguria)等大區的地方教育部門也大力支持各種在高中推廣課外漢語選修的項目。在米蘭地區,地方教育辦公室在當地的許多高中開設了漢語和阿拉伯語課程。羅馬智慧大學東方學院在拉齊奧大區教育廳的財政援助下,在大區20餘所學校開設了課外漢語班。這些課程每週2小時,每班全年總計50小時。
  隨着近幾年漢語熱的持續升溫,師資短缺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特別是中學漢語教師。前不久,由威尼斯大學主持,在維內托地區召開了一個意大利漢語教學研討會。會上,最普遍的話題就是教師素質的問題。那些在大學支持下開設漢語課程(正式及非正式課程)的學校,任課教師(母語教師及非母語教師)基本稱職。而在意大利北部,當地學校自行開設的漢語課程的任課教師質量參差不齊,也就是說教學質量無法保證。倘若公共教育部近期在全國範圍內批准將漢語作爲正式外語課程,漢語教師的質量定標問題就會立即凸顯。一個可行的解決辦法是聯合意大利主要的大學,開設漢語教師專業培訓課。
  3.其他中文課堂
  今天在全意大利究竟有多少箇中文學校,有多少語言或文化學校開設了中文課,恐怕是一個很難詳細統計的數字。僅羅馬一個城市,至少就有15箇中文課堂。其中除了已有數年中國語言和文化教學歷史的“意大利非洲與東方學院”和“意大利-中國友好協會”外,更多的是在近幾年的“漢語熱”中起步的。
  2006年9月,由中國政府與意大利羅馬智慧大學聯合建立的意大利第一所孔子學院在羅馬掛牌運行,從學院首期招生至今,每學期的註冊人數不下300名。繼羅馬大學孔子學院之後,另外四所孔子學院在比薩、那波里、都靈和米蘭相繼成立。孔子學院的建立,無疑更加推動了意大利中文教學活動的開展。
  4.中文教材
  意大利漢語教學使用的教材主要有以下幾種:
  1.《意大利人學漢語》主編:FedericoMasini等
  2.《你好!中國》作者:丁雪梅
  3.《新實用漢語課本》作者:劉珣
  4.《漢語教程》主編:楊寄洲
  5.《漢語》作者:MagdaAbbiati

意大利漢語教學與研究概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