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英語閱讀 > 英語文化 > 中英文化比較論文

中英文化比較論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2W 次

不同的傳統文化,使得中英民衆在思維模式,價值觀念,行爲準則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着相當大的差異。下文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中英文化比較論文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中英文化比較論文
  中英文化比較論文篇1

中英餐桌禮儀文化比較

摘 要:在中國和英國的餐桌上,食物和餐具有很大的不同,人們所崇尚的儀態與餐桌的氛圍也不一樣。本文將對二者進行比較,並挖掘其背後的原因,給以建議。

關鍵詞:中英;餐桌;禮儀文化

禮儀根植於文化中,與人羣相連,它的基礎在於尊重,就是說做事情的時候不能只考慮到自己,還要顧及別人的感受。但是有時將心比心未必會產生好的效果,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傳統,如果不考慮外國的禮儀而草率地使用本國禮儀對待外國友人,就會產生不必要的誤會。

中國是一個古老的東方國家,儒家推崇禮樂教化,雖然有道教的調解,但在中國人的腦海裏,“禮儀”幾乎和“人品”是等同的。《詩經》有云,“人而無儀,不死何爲[1]”。即使在現代社會,一個人如果不懂禮貌,做事不合禮儀,也會被說成是“不會做人”。英國是一個看重紳士風度[2]和淑女作風的國家,毫不誇張地說,英國人對禮儀的重視並不低於中國人。但兩個同樣重視禮儀的國家所重視的禮儀卻是有所區別的,這就產生了矛盾。矛盾的解決不是放棄自己來迎合對方,因爲禮儀沒有高下之分,而是在彼此接觸的時候,用對方的生活方式去考慮對方的感受。禮儀並非約束,恰當的禮儀會使彼此關係融洽,雙方都會感到舒適。

餐桌是一個非常好的平臺,可以很好地加進彼此的瞭解,增進雙方的關係,但是在雙方初次見面或者半熟不熟的情況下,禮儀就顯得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正式的場合中。在中國和英國的餐桌上,首先食物和餐具就有很大的不同;其次不一樣的是人們的儀態與餐桌的氛圍。筆者將對二者進行比較,並挖掘其背後的原因,使讀者對中英餐桌禮儀文化有個初步的瞭解。

一、食物與餐具

餐具是由食物決定的,食物是由地理決定的。中國食物多以五穀雜糧爲主,牲畜多以勞動力的形式而存在,因爲中國人口比較密集,地理上不適合放牧業,而五穀沒有肉食鮮美,所以中國人在烹調上下功夫來滿足味蕾。烹調過後的食物因爲發燙和柔軟不適合手抓,所以中國人發明了筷子。司馬遷在《史記・宗微子世家》中記載道“紂爲象箸”,可以推導出遠在商朝,中國人就已經開始使用筷子了。

英國有發達的畜牧業,這是因爲當地的海洋氣候適宜牧草的生長。作爲典型的西方國家,西餐以肉食爲主,肉食需要切割,所以英國人多使用刀叉。無論中國還是英國,正確地使用餐具都是餐桌禮儀的第一步。

中國人看重人倫,在餐桌上表現爲對老人的敬重上。如果餐桌上有一道魚,那麼魚頭就應該對着老人擺放,表示老年人是德高望重的。在座次方面,老人是坐在上座的,老人的對面則由地位最低的人坐。在老人動筷子之前,大家都是不能夾菜的,食物的第一口由老年人來品嚐,這是中國人的尊老敬老的表現。如果餐桌上沒有老人,則推崇主人,尊重主人,這是中國人的爲客之道。而主人一般會殷勤地招待客人,親手爲客人加食物,這是彼此關係好的表現,也是身爲朋友的榮耀。

英國的餐具使用方法是左手拿叉,右手拿刀[3],因爲一般人右手有力,方便切割。刀叉分放兩側表示正在進餐,放在一起表示用餐完畢。正規的西餐會配備整套的刀叉,這時每吃完一道菜就應該換一副刀叉,順序由外向內使用。英國文化中有崇尚貴族的傾向,繁複的餐具本身就是一種優越感的象徵,同時不同的食物使用不同的刀叉也保持了食物味道的純正。

二、儀態與氛圍

與中國人相比,英國人更注重餐桌上儀態的優雅。他們就坐時,身體會坐直,絕不會蹺二郎腿或將胳膊肘放在桌面上。在吐魚刺或骨頭的時候,英國人不會直接往外吐,而是用餐巾捂住嘴先吐在餐巾上。英國人在就餐的時候是非常安靜的,如果需要交談,也是悄悄地說話,必要的時候輕輕微笑,絕不會在餐桌上哈哈大笑。而且在喝湯的時候,英國人不會發出聲音,咀嚼食物的時候一定會閉上嘴巴,直到嘴裏沒有食物的時候,纔會開口說話。

英國人去高檔的西餐廳一定會注重儀表,穿着得體是英國人的常識。女士要穿晚禮服或套裝和有跟的鞋子,並且化濃妝,因爲西餐廳的光線較暗,淡妝或素顏會讓人顯得很沒有精神。至於男士則必須要打領帶,注重整潔。當男女同行的時候,男士要有紳士風度,比如爲女士打開餐廳門,讓女士走在前面,入座和點酒都以女士爲先。

在英國餐廳裏不會有人大聲吆喝“服務員”,而是耐心地坐在那裏等待服務員上來點餐。在就餐的時候,如果需要服務員的幫助,則會用眼神或揮手對服務員示意。而且,英國人即便是就餐時,“對不起”和“謝謝”也是不離口的。

而中國人的餐桌氛圍與英國正好相反,中國人認爲安靜地用餐是主客雙方過於拘謹的表現。大家喜歡互相勸酒勸菜,說兩句俏皮話,笑聲不斷,越是放得開,越顯得關係好,餐桌上的氣氛熱鬧而親切。中國人認爲真正的朋友之間是不該有太多講究的,所以中國人在就餐時不怎麼注重儀態,只要別出醜態就行。

不同於英國的AA制,中國人喜歡請客,今天你請,明天我請,請來請去就會有一種“人情”在其中。主人在餐廳裏會特別熱情地招待客人,而客人一般也不會太見外。因爲中國的餐桌是崇尚熱鬧的,所以在吃飯之餘,大家還喜歡做遊戲,正如在《紅樓夢》中,劉姥姥進大觀園與衆人一起喝酒行令,是典型中國傳統餐桌的寫照。現代的餐桌遊戲有許多種類,猜拳是比較接地氣的一種,其他還有數數字,成語接龍,老虎棒子雞等等。

如果中英兩國都站在自身的立場上去看對方,中國人可能會認爲英國人吃飯時好拘謹,而英國人則認爲中國人在餐桌上吵吵鬧鬧沒禮貌。其實,中國人並不是不會在餐廳裏安靜下來,只是中國人追求的本身就是一種熱烈的氣氛,在這種氣氛裏,人與人之間開放、包容,帶着無限熱情的生命力。所以,不是說中國人不懂禮儀,而是按照中國的禮儀,餐桌上本該如此。

三、原因與建議

中國和英國之所以在餐桌禮儀上有這麼大的差別,其實是因爲兩者的價值取向不同。中國人注重集體主義和分享,認爲彼此心無芥蒂是最好的相處狀態。中國人的人格中有一種坦蕩的霸氣,不怕外人猜,也沒有什麼祕密,誰都活得有理。中國人害怕冷清,不喜歡獨處,這是因爲中國人一向很多,從來都沒有獨處的必要和機會。這種性格多少有點孩子氣,但中國人到老也還是小孩。中年人稍成熟一些,但沒有多少成熟的快樂,只有對中年人生的抱怨,中國人是不喜歡成熟的。

英國人沒有美國人那麼開放,其實整個歐洲人都有一種歐洲氣質。這種歐洲氣質既進取,又保守。英國崇尚個人價值,但這種個人價值卻先被包裹在優雅的生活藝術之中,所以沒有顯示出一種肆意酣暢的暢快。英國人在餐桌上選擇安靜地進餐,對朋友的尊重,是出於對私有化的尊重。每一個人都像是一個貴族,禮貌而節制,即使是對待服務員也會給予禮貌的尊重。優雅本身是帶有疏離的,英國人卻不覺得彼此疏離了,反而認爲人與人的相處就該是這樣。

筆者所討論的中國人和英國人只是一般意義上具有某種共性的族羣,人和人的差別其實很大,也有喜歡清靜的中國人和愛好熱鬧的英國人。餐桌禮儀是相對的,一般來說在家裏吃飯就沒有在外面那麼講究,在小餐館裏吃飯和在高檔餐廳又很不一樣。而就餐者的親疏遠近也決定了禮儀的繁複簡約。禮儀是死的,人是活的,雖然文化傳統根植於人的血脈,但絕不可以由此而過度保守。所以筆者認爲,在中英兩國的人就餐時,應該在注重禮儀的基礎上學會察言觀色。

在餐桌上,不是說對方是哪一國的人就該以哪一國的禮儀去對應,而是你要看對方的態度,他喜歡熱鬧的時候,你就多說笑,他一聲不響了,你安靜地吃飯就好。不管是在哪裏,識趣又知變通的人總是受歡迎的。

總的來說,中國和英國的餐桌禮儀有許多不一樣的地方,從食物和餐具到儀態和氛圍。背後是兩種價值取向的根本不同。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樣參照着來看,兩個國家的餐桌禮儀就顯得更清晰分明瞭。你可以選擇入鄉隨俗迎合對方,也可以展示自己的獨一無二,讓對方感受異國的文化氣韻。只要餐桌上的氣氛和諧舒暢,選擇哪一種禮儀方式都是正確的。

參考文獻:

[1] 張明輝主編.詩經賞析[M].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7):47.

[2] 蔡穎.淺議英國的紳士文化[J].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6)

[3] Table Manners in UK[J].英語畫刊,2011.(5)

  中英文化比較論文篇2

中英旅遊文化比較研究

【摘要】中英傳統民族文化的差異,使中英旅遊文化具有不同的特徵。我們從中可以探求境外旅遊的發展策略。我國的旅遊行業和相關管理部門應高度重視旅遊文化的深度建設,不斷豐富旅遊文化的內涵,建立起一套既適應旅遊全球化發展又具有中國特色的旅遊文化體系。

【關鍵詞】旅遊文化;比較;研究

不同的傳統文化,使得中英民衆在思維模式,價值觀念,行爲準則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着相當大的差異。中國人喜好中庸之道,不愛過分張揚,甚至以自我貶抑作爲處世經典,接人待物、舉止言談以謙虛爲榮。而英國文化則傾向於開拓、好奇、競爭、冒險、坦率、獨立、自信、勇於創新、注重個人主義等。傳統文化的差異影響了人們的旅遊活動,使中英旅遊文化具有不同的特徵。

1.中英傳統文化的對比

1.1 自然文化的差異

中國的文化起源於黃河和長江流域,中國大陸幅員遼闊,適合農業耕作。大陸上的居民的生活和發展的範圍主要集中於各大河大陸地區。傳統的農耕文明使中國民衆強調大陸文化,缺乏對於外部世界探索的勇氣,民族性格上主要體現出內向性、靜態性,努力使自然符合人類自身生存和發展需要,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共同發展。

英國居民有着天然的航海條件,出於生活的需要,形成了征服海洋和冒險求知的精神和文化。由於英國人頻繁穿梭於海上,形成了他們崇尚理性及自由思考的習慣。並且,他們天生的想象力和敢於冒險進取的精神,使得他們對外部世界的探索有着濃厚的興趣。這些導致英國人在民族性格上體現出客觀性、外向性的特點。英國傳統文化是長期與自然界中洶涌的大海抗爭的結果,人與自然是一種對立關係,這種無畏的探索精神使他們在生活中勇於面對未知事物,積極探索、瞭解自然界。

1.2 社會組織的差異

中國傳統的自給自足的農業型經濟,使人們可以根據血緣組成家庭和家族,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家庭是中國社會的基本單位,家族共同發展生產,獲取生產和生活資料。個人的發展附屬於家庭、家族,進而與社會統一,個人在社會中的作用就不太明顯了。

英國人與海洋抗爭的過程中,個人的作用比較突出。並且在古希臘、古羅馬時代建立的城邦社會不同程度地實行了原始的民主制度,尊重公民的個人權利,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這樣直接導致國家組織與家族組織沒有必然的聯繫,社會組織比較鬆散,個人的貢獻更爲突出。所以英國人習慣很早就自立,依靠個人力謀求發展。

2.中英旅遊文化對比

2.1 旅遊飲食觀

飲食是旅遊要素中的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無論是中國遊客還是英國遊客都對飲食持有獨特的旅遊文化觀。中英民衆的旅遊飲食觀有着明顯差異,表現出不同的思考模式和處世哲學。

中國飲食注重“色香味”俱全,烹調方式也是層出不窮,中國人以飲食的“味覺”爲第一要素,健康往往無意間被忽視了;英國人則以“健康”爲飲食第一要素,對於味覺並不在意,所以他們的烹飪方式往往以煮或生食爲主。其次,在飲食的方式上二者也有所不同。中國遊客都會圍桌而食,以便進行集體的情感交流;而在英國,遊客則是各吃各的,互不相擾。

2.2 旅遊審美觀

一般而言,英國遊客的審美觀受其個體思想的影響,崇尚個體思維。他們在海外旅遊時,更關注當地的文化遺蹟、山水風光和民俗傳統等。他們的遊覽,比較注重多層次和深層次的瞭解。對於文化古蹟和民俗風情等人文景觀,英國遊客一般感興趣的是其文化象徵意義和歷史淵源的探究,對於山水風光則比較注重對其親身體驗的感知。英國遊客來華旅遊時,往往舉家選擇去國際化程度較高或歷史文化、民族文化較突出的地方。

中國遊客則主張“天人合一”,重個人感受和“心領神會”。中國遊客在海外旅遊時,一般去的地方都是久負盛名的旅遊勝地或者貿易中心。他們將自己置身於其中成爲一部分,並且喜愛在旅遊勝地留下觀光足跡或相片的方式來保存記憶。中國遊客的旅遊目的地較多元化,更傾向於發展較成熟的旅遊目的地。

2.3 旅遊消費觀

由於西方經濟發展,國民收入高,旅遊發展也較爲成熟,所以他們視旅遊爲生活必需品。在他們的旅遊消費結構中,交通和食宿的費用較多,旅遊求知、考察、探險、健身等也相對較多。他們來華購物,主要是購買含有歷史意義和紀念意義的書籍、景點小冊子、工藝品等,有經濟實力的客人會適時購買大件的物件如屏風、奇石以及文物仿製品如兵馬俑、漆木傢俱等。他們的購物習慣是看了就買,買完後就馬上走,並不喜歡在購物上花費大量時間,此外,他們的大宗購物一般是爲了自己,爲親朋好友買的物品都不會很貴重。

中國傳統文化的安土重遷,使人們視旅遊爲險途,更多的看到旅途中的不便和安全隱患,沒有把旅遊消費當成日常生活中的必要支出。到了近現代,西方的旅遊文化觀傳入中國,才使得國人的旅遊觀念有了變化,漸漸向西方模式靠攏。但即使如此,人們還是受傳統文化的影響,在交通和住宿方式上仍注重經濟實惠,重物質消費,輕服務消費,購物的傾向也特別明顯,在消費結構中,交通費、住宿費和旅遊景點的門票費用等基本消費佔較大的比重。由於旅遊被視爲一種奢侈品,中國遊客往往覺得不太可能再次來到該景點消費,因此他們的旅遊購物慾望較強。他們購買的商品既有工藝品也有實用品,在旅遊購物時喜歡砍價。中國遊客購物的主要目的是送人,一般把檔次高的物品送人,普通的旅遊物品留給自己。

3.旅遊方式和動機等方面的比較

3.1 旅遊方式和動機

英國遊客來華旅遊的方式會因爲目的地和原因而有所不同。他們一般主要選擇經濟較發達的大城市,遊覽方式上則喜歡選擇自由行,他們在遊覽時往往更多地考慮自己的感受。

中國的遊客主要是團隊旅遊方式,因爲中國人願意和自己熟悉的人一起旅遊,不太適應和陌生人一起遊覽。在旅遊過程中,中國的遊客比較喜歡將自己的體會和感受與人分享,在景點拍照時,照片是景點和人兩部分構成,這與國外遊客更喜歡拍攝美景有所差異。

旅遊動機的不同,中國遊客選擇旅遊的目的是放鬆心情,從旅遊中獲得樂趣和增長見識,因此他們的旅遊歸屬感很強烈。英國遊客的旅遊是爲了度假,或者體驗異國文化之旅,他們更多地是享受旅遊的過程。

3.2 關於導遊服務

在英國,導遊只是你的嚮導,他們並不會一一爲您介紹景點,只負責安全的把您從一個景點帶到另一個景點。而到了某一景點,便會由景點的服務人員爲您提供服務,而每處景點的介紹頁更多的傾向於使用電子設備。因此,每處景點都是安安靜靜,您也絲毫不敢大聲。

而在中國,所有的導遊都要有十八般武藝,每處景點都能爲您說出它的典故和特色,只有在博物館等特定場所纔會使用電子設備。因此,在國內的一些景點,你會感到非常熱鬧。

此外,中英遊客對於導遊的評判標準也有所區別。英國遊客對涉外導遊的評價標準首先是其旅遊文化知識是否全面,其次爲語言能力是否優秀,此外還要考慮導遊的幽默感、友好、耐心等個人素質如何。

中國遊客對導遊的評價首先是考慮其態度是否熱情,服務是否周到,然後是知識和講解水平以及幽默風趣等個人性格。中外遊客對導遊的評判標準總體上是相近的,只是在重點上有先後的不同。

4.結語

中英傳統民族文化的差異,導致了旅遊文化的不同,我們從中可以探求境外旅遊的發展策略。我國的旅遊行業和管理部門要高度重視旅遊文化的深度建設,不斷豐富我國旅遊文化的內涵,建立起一套既適應全球旅遊又具有中國特色的旅遊文化體系。從事旅遊管理專業教學的教師,需要不斷學習各國旅遊文化知識並融會貫通,爲培養高素質旅遊行業工作者做出應有的貢獻!